作品评述
《菩萨蛮》是苏庠(苏轼的祖父)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时忆著花前醉。
而今花落人憔悴。
麦浪卷晴川。
杜鹃声可怜。
有书无雁寄。
初夏槐风细。
家在落霞边。
愁逢江月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逝去的年华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花朵凋零、人们憔悴,反映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同时,诗中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寂。
赏析:
1. 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时光的变迁。年少时的醉意和花前景象与现在的凋零和人们的憔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岁月无情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
2. 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增添了诗词的美感和意境。麦浪卷晴川和初夏槐风细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使读者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美妙。
3. 诗中的杜鹃声可怜和愁逢江月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孤寂。杜鹃声可怜暗示了孤独和无奈,愁逢江月圆则表达了作者在寂寞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4. 诗词通过对花开花落、人生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词以凄凉的意境勾勒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菩萨蛮》是一首充满忧愁和离别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苏庠的才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庠的文学创作
苏庠在当时曾有诗名。有的评论家甚至比之为李白。《宋诗纪事》所辑选的10余首诗,内容多是怡情自然风物,格调轻快空灵,江西诗派习气不甚浓重。但他传世较多的是词,词的成就高于诗。其词多描写闲适生活。这与他隐居不仕的经历和志趣是直接相关的。他能避纤丽与浮艳,以明朗爽洁的笔调绘出“淋浪淡墨水云乡”(〔浣溪沙〕),给北宋末年以来的词坛吹入了清新的空气。他不乏写景的佳作,如〔虞美人〕:“山连积水水连空,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但也常流露出忘怀世事的消极思想,如“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诉衷情〕);“醉眠篷底,不属人间世”(〔点绛唇〕)。总的说来,苏庠词的内容比较狭窄,对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反映得很少。不过在“年时忆著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菩萨蛮〕),“白沙烟树有无中,雁落沧洲何处所”(〔木兰花〕)的清婉之词中,似乎也隐含着一丝家国沦亡的哀怨与怅惘。
苏庠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后湖集》10卷、《后湖词》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苏庠集》30卷,均佚。近人刘毓盘辑有《后湖词》1卷,易大厂编入《北宋三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