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忆

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
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
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
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

作品评述

《梨花忆》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问梨花何时盛开,江南的消息终于传来。
开花的原因是因为寒食时的雨,落尽的是故园的风。
美丽的佳人已经去世,青铜的宝镜空悬。
今天早晨双眼中的泪水,是怨恨与痛苦属于那位不幸的公子。

诗意:
《梨花忆》以梨花为线索,通过描绘梨花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故园和逝去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借景抒怀,以梨花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梨花的描绘,展示了悲凉的情感和对过去的追忆。首句“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表达了诗人对梨花开放的期盼和对故乡消息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通过描绘梨花的开放和凋零,抒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怀念之情。在第四句中,“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揭示了诗人失去了心爱的人,宝镜成为无用之物的悲哀。最后两句“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伤和对命运的不满。

整首诗词以梨花为象征,通过对梨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逝去爱人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领略到生命中的离愁别绪和无法抗拒的岁月流转。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有花无酒头慵举,有酒无花眼倦开。好是西园无事日,洛阳花酒一齐来。

寺带长江山作围,塔峰相对立涟漪。好风吹浪舟行急,正是午潮初长时。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

落景石帆秋,余红挂树头。斜憎樵笛送,迟赖估樯留。鸦背光犹闪,霓边彩渐收。依依映征旆,远过驿西楼。

甲第依香火,栖心不离禅。颐神虽绿野,纪绩自凌烟。荣观丹丘外,真游弱水边。佳城近刘阮,觉路有飞仙。

葱青嘉树被平岗,素艳丹葩半在亡。安得芳春并好客,一时难老倚玄霜。

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摇蹼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好是玉容相并,人与花争莹。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心乐郊原景,人应似我稀。城南时一到,山寺几忘归。新竹当行径,飞云恋客衣。谁能咏招隐,向此息尘机。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疏幂三举,诚意一纯。孰陪予祀,公族振振。明灵来娭,乐舞具陈。奉神所佑,昭孝息民。

便使丝絇离禁闼,还教牙纛傍天京。邺侯浪说君王宠,避谤江西几许程。

稍费江南万侧厘,多謄符檄喻亡齐。宽然折箠可入汴,已见票姚擒日磾。

卷地芳春都过了。花不语、对人含笑。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闻道重门深悄悄。愁不尽、露啼烟袅。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黄金殿上一转语,烜爀红轮照万方,草木丛林成正觉,砖头瓦砾放毫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