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郎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作品评述

《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是宋代陈淳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郎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淳祖写给同官的诸位的劝农诗。诗人劝告大家完成农耕工作后,可以在晴朗的日子里登上高山,欣赏山川的美景。山峰高耸,峰巅绿意盎然,坐在那里可以看到宁静的人间风景。天目山有修剪整齐的眉毛,洞庭湖没有汹涌的波浪。田地和井水的景象形成美丽的画卷,布谷的鸣叫声相互呼应。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花树和垂柳,流水和春风给人带来愉悦的面容。周围有泉水和光洁的石头,打开碧匣(指泉水的源头)可以见到潺潺的泉水。诗人仍然怀念着读书的声音,仿佛还在松树的间隙中。但这些美景已经无法再次相会,沂水何时才会回来呢?诗人郎吟苏仙的语言,明月照耀下的前湾。

赏析:
这首诗词以劝农为主题,表达了对农耕劳作的推崇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山川的美丽、田园的宁静以及自然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如"山高翠微上"、"田畴井画见"等,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读书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诗词推荐

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四公百战期歼虏,数载重围不启扃。当日捐躯全土境,至今遗貌载丹青。行人安得侵松槚,樵采从来禁有刑。

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昔人言访舟,江水赋清泚。冬春常一色,深浅皆见底。崖日半寒潭,澄明动朱鲤。君怀素已高,尘虑都应洗。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山水萦洄处士家,春林环合翠交加。行吟溪岸牵垂柳,坐倚栏杆数落花。万卉万葩天长养,一丘一壑我生涯。长瓶芳草陶然处,不向愁边感物华。

望金华真界,宝婺星垣,瑞符玄动。羽葆来游,有八鸾环拥。日在龙房,下弦平月,见崧岳生申。天上三奇,人间五福,一齐景宠。骞树七台,紫微金简,授箓延年,大椿腾颂。玉液称觞,引长生歌送。彩雾笼云,舞香花萼,降蕊珠仙众。太史多才,功成异日,鸣箫双凤。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闲身却不闲,日日对天颜。已住城中寺,难归海上山。诗传华夏外,偈布市朝间。欲问空门事,空门岂有关。

梅窗归坐几岁寒。老生涯、寂寞自便。最喜得、双双健,与粗茶、淡饭结缘。眉前把酒深深劝,这时光、惟有靠天。看许大、痴儿女,且随宜、笑到百年。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故人何处殁,谪宦极南天。远地身狼狈,穷途事果然。白须才过海,丹旐却归船。肠断相逢路,新来客又迁。

肖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扬州灯火万家春,谁著诗翁寂寞滨。旧腊新年无好况,何须更问紫姑神。

暮瀑浮花急,春流饮鹿浑。潺湲一片雨,终日在山门。

我向诗中为活计,君於酒里作生涯。世间乐事惟诗酒,各自风流占一家。

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已攀桂树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直南乡国三千里,目送羁鸿起暮愁。

雨叶不自持,风花故入衣。飞花已无定,忍著恶风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