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的《闻爆竹声不断感赋》
拼音和注音
shēng shēng bào zhú jiǎo xiāo mián , jǐng xiàng chéng píng niàn zài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爆竹: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发声的东西。常用于除旧迎新等欢庆场合,但由于燃放时会产生污染或引起火灾、伤人,现在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
承平:太平;持久太平。
景象:(名)状况;现象:欣欣向荣的~。[近]气象。
陈曾寿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原诗
声声爆竹搅宵眠,景象承平廿载前。
谁识神州半焦土,斯民今岁已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