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青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
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
溪烟混月黄昏。
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
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余煴。

作品评述

《泛青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先。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泛青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
翠绿的苕席洁净无痕迹,早晨过去时,晴朗的天空中清澈的苕席,犹如镜子中的游人。

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
红色的柱子巧妙地点缀着,彩色的船只稳定地行驶着,这是举行筵席的地方,宛如隐藏的文人雅士的秘密府邸。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吴娃劝饮,韩娥高歌,她们争相展现艳丽的容颜,左右的人都沉醉在春天的氛围中。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
仿佛学习自然界中行雨的方式,靠近画船的桨,教导水花溅湿了罗裙。

溪烟混月黄昏。
溪流的水烟与月色在黄昏时混合在一起。

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
渐渐地楼台上下,火光和星光交织分布。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
站在飞檐上倚栏杆,远处斗牛近在咫尺,箫鼓的声音响彻云霄,归船还未到千家等待,半掩妆容,翠绿的箔子和红色的门。

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余煴。
衣袂传来香气,扶着醉意卸下发簪上的花朵,满袖余香仍然飘荡。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描写绿净的苕席、红柱彩船、吴娃韩娥的歌舞和美丽的容颜,以及自然景色中的溪流、黄昏、楼台、火影星光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节,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图像和意象,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感官体验。整首诗词以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描绘花鸟、人物和自然景物的交织,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诗词推荐

独住云边旧草堂,恨无微力答吾皇。又惊烽火交丁未,暗惜山河到靖康。塞马病衔秋草白,乡兵泣对野花黄。年来喜报残金灭,歌舜歌尧入乐章。

四望无边际,中浮一片沙。人家居钓艇,官赋种度花。渚绿红蒿短,江清白鸟斜。乘流欲东去,万里寄生涯。

别来怪雨挟颠风,想见江头恼此翁。湖海元龙身九尺,可怜蟠屈叶舟中。若见子期烦问讯,二诗真可续坡仙。捷材渠似杂弦箭,涩思侬如上水船。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父兄子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宾客填街复满坐,片言出口生辉光。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当时一顾生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茫绝知己。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种树当中庭,不识美与恶。微阴未盈户,枝叶犹荏弱。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楼阁。离披引刺蚝,蒙昧喧鸟雀。毁垣施斧斤,得丧亦相若。万事不早谋,日暮徒骇愕。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逢时顿足念松楸,节物频迁只佐愁。衰草苍烟非故里,短篷轻桨漫归舟。

楚寒多秋水,荆王有故宫。湘东晋宗子,高氏楚元戎。凿沼长千尺,开亭费万工。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初程微雨齐,满路落花香。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惟余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绿阴门巷冷沈沈,何许文书忽见寻。谁爱屋乌方引玉,同骑竹马或登金。今吾久已忘人世,故纸焉能损道心。只有断云知此意,为驱一雨洗册林。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关朱争两死,两死独谁当。关吏不垂泣,青天应雨霜。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鸣雁征征,白露既零。猗嗟清兮,怀清香冰。

寒烟生处有归鸦,短棹残阳各去家。依旧笙歌满城郭,黄昏留与玉勾斜。

江南春信早,问谁是、百花魁。过揽桂褰蓉,纫兰采菊,独许寒梅。阳和渐回涧底,向水西、先放一枝开。潇洒织琼瘦玉,化工月翦云裁。诗催。付与雪襟怀。消得暗香来。算知心惟有,青松瘦竹,白石苍苔。年年上林胜赏,捻清芳、蘸入紫金杯。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渡洛南观喷玉泉,千峰万峰遥相连。中间一道长如雪,飞入寒潭不记年。

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肌肤非木石,絺綌烦衣襟。冰盘不可见,空对琼玖吟。

宝剑出匣,精金跃冶。色泽星辉,光芒斗射。投之重津而光愈发赵,加之烈火而色无少假。行为人间报不平,定尖索起辽天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