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文发承议

才思春江下濑船,腹藏经笱更便便。
坐观林谷升初日,吟到云山合暮烟。
忆昨倾囊携过我,知君得句总堪传。
古来虚诞相如赋,枉使刘郎意欲仙。

作品评述

《次韵杨文发承议》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才思春江下濑船,
腹藏经笱更便便。
坐观林谷升初日,
吟到云山合暮烟。

忆昨倾囊携过我,
知君得句总堪传。
古来虚诞相如赋,
枉使刘郎意欲仙。

中文译文:
才思如泉涌动于春江之下的濑船,
心中隐藏的才华如同收藏的经笱一样便捷。
坐着观赏林谷渐渐升起的旭日,
吟诵到云山合处笼罩的黄昏烟雾。

回忆起昨天,满腔的才华与我同行,
知道君子得到的诗句总是值得传颂。
古来的伪装虚假就像相如的赋文,
白白使得刘郎的意愿渴望成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才思的源泉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文人的互文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才华的认可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首节以春江下的濑船作为才思的象征,比喻作者才思泉涌不断。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才华比作藏在经笱(古代用来装载文房四宝的盒子)中,强调其便捷的发挥。

接下来,作者坐着观赏着林谷中初升的旭日,吟诵至云山合处笼罩的黄昏烟雾。这一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并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激发出的创作灵感。

第三、四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他人的赞誉。作者回忆起昨天,与他人一同分享才华,认为对方所得的诗句都值得传颂。这种分享与赞誉的精神表现出作者对文学共同体的重视和对他人才华的肯定。

最后两句引用了古代文人相如的赋文和刘郎意欲成仙的传说,以此暗示古代文人虚伪和追求仙境的浪漫幻想,对于这样的追求,作者表示一定程度的不以为然。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引用为背景,通过对才思的描绘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文学精神的赞美,并对浪漫幻想和虚伪的态度持保留观点。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细行循循,大道坦坦。得处至要,用处至简。从上一千七百人,七纵八横,大机大用。肩上无过担片横版,顶门只具一只正眼。譬如斩一握丝,一斩俱斩,一切尽斩。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

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

高阁千寻起。长廊四注连。歌声上扇月。舞影入琴弦。涧水纔窗外。山花即眼前。但愿长欢乐。从今尽百年。

我家山水间,耳目厌华丽。闻道浙西山,经年通梦寐。从为远游客,忘郤归来计。欲买湖上田,谢绝人间世。湖山多变态,横斜光景异。随山转朱阁,临顾穷幽邃。惟有宣公楼,浮空堆乱翠。疑是水仙人,临墙露高髻。道人迹爱山,朝昏阅终岁。最爱烟雨中,半掩青罗袂。我来悲岁晚,风霜

计事应须远作程,快心多酿后灾成。遁来关下无人舍,正为商君法太行。

乱后知深隐,庵应近石楼。异香因雪歇,仙果落池浮。诗老全抛格,心空未到头。还应嫌笑我,世路独悠悠。萧洒复萧洒,松根独据梧。瀑冰吟次折,远烧坐来无。老ch寒披衲,孤云静入厨。不知知我否,已到不区区。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谁家少年儿,心中暗自欺。不道终不可,可即恐郎知。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持此娱使君,一笑簿领间。使君如天马,朝燕暮荆蛮。时无王良手,空老十二闲。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勿谓无人知,古佛临涛湾。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但使此可人,余事真茅菅。

袁涣当年死亦甘,云长平昔竟何贪。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断肠。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晓读云水静,夜吟山月高。焉能履虎尾,岂用学牛刀。 ——宁茵但得居林啸,焉能当路蹲。渡河何所适,终是怯刘琨。 ——斑寅无非悲甯戚,终是怯庖丁。若遇龚为守,蹄涔向北溟。 ——斑特

祀盛体荐,礼协粢盛。方周假庙,用鲁纯牲。捧撤祗敬,击拊和鸣。受釐归胙,既戒而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