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

默默长年有所思,世间谈笑强追随。
苍髯欲出朱颜谢,更觉求田问舍迟。

作品评述

诗词《默默》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学家王安石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默默长年有所思,
世间谈笑强追随。
苍髯欲出朱颜谢,
更觉求田问舍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安石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他默默地长年思索着一些问题,而在世俗的喧嚣中,他感到自己的思考与心灵追求与他人的谈笑和追随相距甚远。他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他的面容已经苍老,他曾经拥有的朱颜(红润的面容)也已经逐渐消逝。他更加感到,他追求的田园生活和追问的舍宅(住处)的理想境界,似乎来得太晚,已经晚了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第一句表明了他长年以来一直在默默地思考一些问题,这种思考是孤独而深沉的。第二句中的“世间谈笑强追随”揭示了他在世俗中的孤独感,他的思考和心灵追求与周围人的轻浮和追随相对立。第三句通过描写作者的面容苍老和朱颜谢去表达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显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奈。最后一句中的“求田问舍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理想住处的追求,然而他意识到这种追求来得晚了,已经不能如愿以偿。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揭示了王安石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和追求的迟到的懊悔。这种思考和反思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皂盖五骅骝,今来异昔游。箪壶交里舍,饶吹下瀛洲。寿酒行当举,归鞭不可留。春光久相待,先在锦江头。

香炉峰色紫生烟,一入京华路杳然。云碓秋闲春药水,雨犁春卧种芝田。书凭海鹤来时寄,剑自潭蛟去后悬。忽报归期惊倦客,独淹微禄负中年。

羡君官局最优游,笑我区区学问囚。今日登临成独往,终年勤苦粗相酬。春深绿野初开绣,云解青山半脱裘。回首红尘读书处,煮茶留客小亭幽。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

拂槛垂杨雪后青,谁家朱阁晓来晴。拂帘动幕无人解,先把春愁寄有情。

长河秋雨多,夜插寒潮入。岁暮孤舟迟,客心飞鸟急。君老忘卑穷,文字或缀缉。余生苦难厄,世险蹈已习。离合二十年,乖睽多聚集。常时饮酒别,今别辄饮泣。君曰吾老矣,不觉两袖湿。我年虽少君,白发已揖揖。忆初京北门,送我马暂立。自兹遭槛井,一落谁引汲。颠危偶脱死,藏窜

撒手悬空万仞崖,方知佛祖绝梯阶。无端诸老争呈丑,未兔将身一处埋。

病起茅斋已浃旬,案书狼籍任埋尘。十年事业空双剑,半世交游复几人。苔井细阴桐叶坠,荆篱秋雨豆花新。破除孤闷无他计,再洗渊明漉酒巾。

唐城接轸赴秦川,忧合欢离骤十年。龙颔摘珠同泳海,凤衔辉翰别升天。八行真迹虽收拾,四户高扃奈隔悬。能使丘门终始雪,莫教华发独潸然。

底事安仁易白头,一鞭行色伴清鸥。抽身簿领穷清兴,唯有江天倒射眸。

冰泉浸绿玉,霜刃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

文章我家勃,人唤腹为藁。随行载中书,所至得挥扫。新诗如秋月,皎皎清更好。惠连有佳梦,池塘遍春草。

飞仙又向别峰游,竹下閒房且小留。满鬓朔风吹客帽,倚阑落日在渔舟。梅花路冷难寻冢,葑草田荒半作洲。独往独来沙鸟怪,山空木短使人愁。

苍山连环不断头,溪声绕山无时休。后溪已穿绿树去,前溪却向山前流。

旧矣唐安郡,龙潜府号新。当年一绛帐,今日两朱轮。民意来何暮,仁声暖似春。剑南毋恋却,鳌禁要词人。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

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长恨桃源诸女伴,等闲花里送郎归。

谁家少年儿,心中暗自欺。不道终不可,可即恐郎知。

造化无馀岂有私,如何庶物自参差。群乌不涅身长黑,双鹭无愁顶亦丝。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虚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闲心逐境思。

才过嘉陵心自喜,归来一夜写君书。明朝便送曾冰底,定有西行双鲤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