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乐应乃堂

高堂忆昨燕春风,双老怡愉生桂棹东。
蓝衲归时饶榜绿,橘香怀处少萱红,悲缠忍舟中藏壑,德感还知月在空。

作品评述

《挽乐应乃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阳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堂回忆起昔日的燕春之风,双亲在桂棹东方享受着愉快的生活。蓝色的衣袍归来时仍然带有绿色的衬托,怀中的橘香只有少许红萱花的点缀。悲伤缠绕,忍受着舟中的忧虑,但感慨仁德的人依然知道月亮悬挂在空中。

诗意:
《挽乐应乃堂》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述了作者的父母在春风中愉快地生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怀念之情。蓝衲归来时带有绿色的衬托,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橘香与少许红萱花的点缀,则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保留和追寻。舟中的悲伤和忧虑,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挣扎,但仁德的人依然能够感慨月亮的辉煌,表现出一种超越苦难的智慧和坚韧。

赏析:
《挽乐应乃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坎坷人生的思索。通过色彩的运用和意象的构建,诗中所描绘的场景生动而富有韵味。作者通过舟中悲伤与忧虑的对比,凸显了仁德的人能够超越困境,保持内心的智慧和坚韧。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形象,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读君百咏魏中梁,始僭诸侯又僭王。孟子两言无识者,六王亡更七王亡。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遥望石冢*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微官待旦亦朝天,赖尔绝胜钟鼓传。举世昏冥竟难警,怜君常负五更眠。

幸自消除长物缘,尚留遮眼卷三千。分明更有江湖债,搬入人家赝钓船。

烂银基地薄红妆,羞杀千花百卉芳。紫陌昔曾游寺看,朱门今在绕栏望。龙分夜雨资娇态,天与春风发好香。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

莽莽湖中客,悠悠月下杯。飞腾南海士,断绝尺书开。三命今为牧,传闻祝以来。贪泉姑着咏,驿使且催回。宾客有文士,登临仍古台。唱酬须写寄,属和恐非才。

气一志以动,志动气益狂。辗转互攻击,其端何有穷。哲人动知几,清明常在躬。私欲绝微萌,天真湛流通。表里皎如日,一隙无暧曚。

百代功勋一日成,三年五度换双旌。闲来不对人论战,难处长先自请行。旗下可闻诛败将,阵头多是用降兵。当朝面受新恩去,算料妖星不敢生。

凤麟元德产,部世自深根。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溶溶漠漠秋光淡,耿耿寥寥夜色清。不是灵根函爽气,如何醖得此香成。玉兔捣霜千万粒,凄风折作四花凝。广寒惯识朝真趣,一笑秋空意欲凌。

至理要一切,精微实高广。寄之形气中,今来齐古往。众曜列太空,环侍惟斗仰。变化妙不测,虚灵本常朗。井坐识易陋,帘窥学云罔。静玩感兴篇。剖陈如指掌。

雨声喧昼夜,不断汹檐流。篱落维孤艇,溪湖失旧洲。访君无去路,狎我有来鸥。涛浪相欺得,冲门鼓白头。

昏昏风雨暗东湖,恰似梅黄四月初。高树送声惊客枕,小池分溜入清渠。飞蚊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井上梧桐暗,花间雾露晞。一枝晴复暖,百啭是兼非。金屋梦初觉,玉关人未归。不堪闲日听,因尔又沾衣。

佛氏苦戒酒,详见所译经。谓人诸罪业,多以酒故成。酒岂能造罪,心为物变更。心空罪亦空,径造金仙庭。今我举兹酒,聊救饥肠鸣。虽云违佛戒,初匪堕俗情。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猝猝多羝屈,幽幽独雉经。借渠施粉黛,聊与照丹青。孤槥何年寄,重泉底处扃。有人能缩地,不隔短长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